
黄百韬兵团是华东解放战争战场上华野的老对手。从孟良崮战役,到南麻临朐战役专业炒股配资证券配资网,再到豫东战役,直至最后的淮海战役,黄百韬屡次三番扮演着华东国军最勇猛、最能打的狠角色,给华野制造了很大的麻烦。
今天,我们从国民党自己的视角来看看黄百韬兵团的组建与覆灭过程,从中也可以看到一些国军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尔虞我诈。
1
黄百韬的简历
先跟李纯
黄百韬,原籍广东,生于天津,最早是北洋军阀江苏督军李纯手下当传达兵。
李纯很欣赏黄百韬,把心爱的婢女许给其为妻,由婢女代求,送黄百韬进入李纯主办的金陵军官教育团学习。
再跟张宗昌
李纯死后,黄百韬在江苏省防部队当排、连长。奉系军阀张宗昌攻占江苏后,黄百韬就投降了张宗昌。张宗昌当过金陵军官教育团团长,与黄百韬有师生关系。
在张宗昌的部队中,黄百韬当上了徐源泉部的旅长。
三跟蒋介石
从冯玉祥到何应钦
张宗昌被蒋介石消灭后,黄百韬又跟着徐源泉投降了蒋介石,当起了师长。
蒋介石常用保送陆大的办法解除杂牌将校的兵权,黄百韬也同样去了陆军大学。黄百韬运气很好,在陆大特三期,他与冯玉祥、鹿钟麟同期。
于是,在抗战初期,黄百韬担任冯玉祥第六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参谋处长、鹿钟麟部的参谋长。
以后,黄百韬调军事委员会中将高参,写论文获奖,被参谋总长何应钦给看重。
四跟顾祝同
空降顾祝同第三战区
1941年,顾祝同的第三战区需要战区参谋长。顾祝同想要的是郭寄峤。
何应钦有小心思,给出的考察名单是郭寄峤与黄百韬二人,签请蒋介石选任。
当时,卫立煌将要去接远征军司令长官职务,而郭寄峤是卫立煌的老参谋长,蒋介石觉得不能调他走,就随手批了由黄百韬前去顾祝同第三战区。
黄百韬到职后,顾祝同很不欢迎。
顾祝同的长官部里,高级幕僚都是顾祝同的亲信故旧,现在来了个外人,自然而然的排斥。这些高级幕僚们平日无法无天,贪污腐败,黄百韬大力整顿,更为顾祝同所不容。
但是,黄百韬是组织派来的,是蒋介石、何应钦指派的,工作又任劳任怨,事事小心守法,顾祝同也无法撤换他,无可奈何。
转任第25军军长
熬到1944年2月,顾祝同部第25军军长张文清调职,顾祝同终于找到机会送走黄百韬了。
顾祝同保黄百韬充任25军军长。
当了军长后,黄百韬自知没有和顾祝同搞好关系,自己又不是黄埔嫡系,没有任何靠山,所以战则争先,退亦守法,努力生存下去。
日本战败投降,顾祝同进驻淞沪,黄百韬也率部到上海准备接收。但是,蒋介石嫡系汤恩伯部忽然星夜空运上海,黄百韬并没有吃到肥肉,只在静安寺路占了一幢小洋房。
孟良崮战役后的转机
黄百韬不敢稍有疏忽,为表示忠诚,还拉拢伪军孙良诚、郝鹏举投入顾祝同门下,因此自己也渐渐为顾祝同所信赖,地位稍为巩固。
1947年5月,孟良崮战役,张灵甫整编第74师被歼。黄埔系大哗,蒋介石以黄百韬不肯出死力救张灵甫为恨,召开军事会议,准备杀黄百韬泄愤。
黄百韬自知不免,赶去见负全部指挥责任的汤恩伯,自承一切责任由自己一人担负,与汤恩伯无关。
汤恩伯很感动,在会议中力为洗刷,说张灵甫不接受黄百韬的指挥,骄傲自大致而败亡。
顾祝同为顾虑自己面子,也加以包庇,指示黄百韬在会上大胆报告当时张灵甫违抗命令,并报25军本部伤亡人数达1万多名等,令听者动容。
最终,黄百韬撤职留任,免去了这次灾难,从此走上了升官的康庄大道。
当然,黄百韬自己也是更加拼死效命。
2
第七兵团的简历
兵团编成
黄百韬为自己赢得了骁勇惯战的声誉。
当时,国军嫡系与杂牌矛盾对立极其严重。杂牌部队总被撤销编遣、归并拆散,常常一夕数惊,不安于位。因此,陈长捷等集合被编余的高级人员到孙中山灵前诉苦痛哭。
哭陵。
蒋介石、顾祝同为安定人心,好叫杂牌也出力卖命,就组编了第七兵团,任命黄百韬为兵团司令。
黄百韬没有自己的系统,只能七拼八凑地拉起杂牌部队四个军:
第25军,军长 陈士章;
第63军,军长 陈章;
第64军,军长 刘镇湘;
第100军,军长 周志道。
第七兵团各军的历史极复杂,除了原黄百韬任军长的第25军较为可靠,第64军有战斗力外,其他各部同床异梦,自存私见。
1948年7月,第七兵团正式组建后,部署在阿湖与新安镇之间,这也是为了服务上司顾祝同。
当时的徐州剿总总司令顾祝同,控制兵力于陇海线东段,以运输食盐谋取厚利。顾祝同升任参谋总长,刘峙接管徐州剿总后,仍致力于此。
真实的黄百韬
华东解放战争中,黄百韬为蒋介石竭心尽力,先后率部参加过沂蒙山区作战、鲁南作战、进犯胶东等。
特别是豫东战役帝丘店之役,黄百韬兵团死战8昼夜,黄百韬本人亲率战车冲锋,救出整编72师。
因此,黄百韬被国民党最高军事当局视作非黄埔系的忠实骨干。
对上顺从的黄百韬,对下的另一面是刚愎自恃。
可能每一个中层干部都是这样吧。
黄百韬每战必督饬部属效死,即便处境异常困苦,仍称:能战则战,不能战则死。
黄百韬异常残酷,随时随地杀害华野战俘,他说:对俘虏能利用就补充缺额,不能补就杀,以免累手累脚。
草菅人命在黄百韬心目中根本不算什么,即使对自己的部属也是如此。
在碾庄战斗中,黄百韬集中各军火炮对准刚失陷的阵地,不论敌我一律加以毁灭性轰击。他声言:这样可以为作战不力、失守阵地者戒。
至于碾庄的老百姓,黄百韬更是不管不顾,宁可看着他们饿死,也不肯放出去,说是怕走漏了消息。
淮海战役前的勾心斗角
来了又走的杜聿明
1948年8月,杜聿明出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。
当时济南还没解放,杜聿明一到职就布置北援山东,命令第七兵团64军袭击怵阳,主力集结新安镇附近,准备会同李延年、邱清泉等部北进。
1948年10月中,蒋介石又调杜聿明暂离徐州,赴任冀热辽边区总司令。
刘峙计划等杜聿明回来仍向北攻击,可杜聿明短时间内又不可能回来,便打算请调宋希濂来徐州任副总司令,指挥北进各兵团。
刘峙尚未作出最后决定之前,国防部作战会报坚决主张集结优势兵力于徐海,以屏蔽首都南京。
刘峙对苏北地形不加研究,不倚托运河为右侧屏障,反使运河隔绝自己的主力,令邱清泉放弃鲁西,大方针举棋不定。
刘峙的部署
一、第九绥区李延年部,包括第44军,位置于东海,但不久又令李延年退蚌埠,巩固后方,44军仍留东海。王洪九部退入郯城。这样就暴露了重点防御的企图。
二、第七兵团黄百韬位置于新安镇。
三、第三绥区冯治安部第59和77两军,位置于徐州以北峄县、枣庄、台儿庄、贾汪。
四、第二兵团邱清泉部撤收鲁西防务,向徐州缩短防线。在豫东战役后,邱清泉部曾进展到鲁西,接替了刘汝明第四绥区防务。实际上,邱清泉的兵力并未到达鲁西,只是刘汝明撤退时,抛弃了他所不喜欢的固守菏泽的181师米文和部,这时把米文和归并给了邱清泉序列罢了。
五、第十六兵团孙元良部在开封。
六、第四绥区刘汝明有接受李德全策动即将起义的传闻,特调至蚌埠监视。
七、第十三兵团李弥部置于蚌埠,监视刘汝明。
黄百韬的意见
下面对华野的称谓还是陈毅部,还称陈毅本人已到临沂。显然,国军并不知道粟裕已经是华野一把手了。
1948年10月,第七兵团的侦察台得悉陈毅部已集结鲁南,陈毅本人已到临沂,刘伯承部亦有向徐州运动模样,而苏北阜宁的解放军第10、11、12三个纵队也正向陇海东段前进。
黄百韬马上就此向刘峙申述了自己的见解:
“
陈毅部主力将会合其在苏北的三个纵队,夹击职部,而刘伯承部则从西南方向牵制钧部主力各兵团,使不能应援职部,如此则击破职部后,再循序各个击破各兵团之企图已甚明显。
我军分布于陇海沿线,战线辽阔,且四面八方均有敌情,备左则右寡,备前则后寡,无所不备,则无所不寡。
唯有效拿破仑的团式集中法,集结各兵团于徐州四周,然后掌握战机,趁陈刘大军尚未会合之前而各个击破之。
”
不过,黄百韬的意见上呈后,久无消息。
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的报告
1948年11月3日,华野发动淮海战役前三天,刘峙在徐州召集军长以上军官开会,由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作报告。
郭汝瑰的报告要点:
一、苏联搬走沈阳兵工厂机器和用日本关东军40个师的武器,装备了林彪部队,并指使朝鲜4个师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骑兵参加东北作战,所以东北剿总作战失利。
现在沈阳已失,单炮弹即损失120万发,将来以我之武器,攻击我军,这太可怕了。
二、济南失陷,华北、华东、大别山各路共军可能会合大举进犯,而且陈毅的司令部确已到临沂,判断他要先占海州,或以全力打第七兵团。
三、应迅速考虑增兵运河以东,第七兵团应集结兵力准备应战。不过黄维兵团迟迟不能到达,只有命令孙元良兵团向徐州靠拢,李弥兵团也向徐州推进。
黄百韬争取到撤离新安镇
当日下午,黄百韬再向刘峙建议:
“
以徐州为中心,集结各兵团对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方向备战,进行深沟高垒,各兵团互相衔接的乌龟战术。
不是我怕死,而是这样才能持久,海州守不守并无关系。
”
刘峙据以向蒋介石请示,到深夜才批准了黄百韬的建议:放弃海州,第七兵团撤退徐州。
1948年11月4日,在回新安镇的火车上,黄百韬说:
“
可惜我这计划批准太晚,现在恐怕撤退不及了。
”
勾心斗角
固守徐州的作战计划决定后,邱清泉本应迅速放弃鲁西,1948年11月5日即开始行动。
但是,邱清泉不同意黄百韬的计划,迟迟不退,刘峙只得叫固守菏泽一年多的米文和181师退守商丘,掩护邱清泉的左侧背。
1948年11月8日,忽闻冯治安部起义,刘峙才严令邱清泉部迅速撤退至徐州,邱清泉惊慌失措竟把米文和师忘记了,致181师孤立被歼。
这样,淮海战役序战未开,国军便先损失了两个军和一个能战的181师。
黄百韬自杀
第七兵团覆灭
1948年11月22日下午,黄百韬兵团仅剩的第64军阵地也全部被摧毁。
黄百韬见大势已去,无力再战,掏出手枪欲自尽,被副官樊某手疾眼快将枪夺下。
黄百韬并不死心,乘樊副官及卫士暂时离开之机,用达姆弹自击右侧太阳穴,将左脑崩陷一个大洞,当即毙命。
樊副官等赶来救援不及,以军毯草草包尸埋于沟内。第七兵团群龙无首,顷刻间即告毁灭。
樊副官逃到南京,详报了黄百韬的死情,旋又奉命从扬州乘小船辗转回到碾庄。樊副官将黄百韬尸体挖出,运转南京。
蒋介石将黄百韬葬在太平门外的徐达墓东北方的笔架山临时国葬场。蒋介石对黄百韬之死甚感悲哀专业炒股配资证券配资网,追赠他上将衔,抚恤黄百韬妻儿几十万金圆券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九五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